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退化林迎來新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0-01-10  來源:經濟日報  
         迎接生態治理挑戰

             退化林迎來新生

        深秋時節,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國營中心林場紅葉似火,分外妖嬈。這片曾經的過熟楊樹低質林經過更新改造,已煥發出新生機。

       

        張北所在的壩上地處首都北京的西北部,是沙塵入京的重要路徑。上世紀70年代,通過實施三北防護林、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等重點生態工程,壩上基本形成了以晉蒙邊界防護林帶、沿壩水源涵養防護林帶和中間農田牧場防護林網為主的“兩帶一網”林業生態防護體系。2000年后,防護林進入過熟期,林木出現死亡現象,退化面積達121.57萬畝,占楊樹現有林面積的79.5%。

       

        經過深入調研,國家林草局依據第七、八、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對三北工程區退化林現狀進行了統計分析,提出了加強三北工程退化林修復改造的意見和建議。

       

        “從調研情況來看,引起三北防護林老化、退化的原因已經基本摸清,主要是由生理過熟、樹種選擇不當、干旱缺水、病蟲鼠害等因素造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三北局局長張煒說。

       

        以壩上張北地區為例,新中國成立時,這里幾乎沒有樹,都是沙荒地。1956年,張北縣國營中心林場采取插條的辦法栽植抗干旱、易成活的楊樹。數十年來,這些人工種植的楊樹枝繁葉茂,在防風固沙、捍衛京津冀生態安全中作出了突出貢獻。然而,任何林木都有生命周期,幾十年過去,壩上人工楊樹林已進入過熟階段,林木老化,抗逆性差,成為“小老樹”,甚至出現瀕死木、枯死木。

       

        林場一位退休老人告訴記者,當時為了盡快防風固沙,只能用生長最快的楊樹。今天看來,其實樟子松更適合固沙,但樟子松不能扦插,而且松苗埋根淺,禁不住風刮,不能夠快速成林。

       

        新中國成立之初,一窮二白,百廢待興。在國家財力不足的困難時期,基層群眾想出插條造林的土辦法,在廣袤的三北防風固沙最前線,用最短時間、最低成本,營造出大片人工林,足以彪炳史冊。當時這些人工防護林主要是小葉楊純林,扦插造林密度過大,導致營養供應不足、生存空間狹窄,加速了林分老化。如今,小葉楊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對三北工程退化林進行修復改造,成為我們當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張煒表示,開展退化林修復改造工作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準原因,分類指導,對癥下藥,著力在優化林草布局、科學開展造林綠化、積極修復改造退化林等方面下功夫。

       

        對于三北人工林出現的老化、退化現象,原國家林業局高度重視,進行了不少摸索和試點。比如上世紀80年代末,山西省楊樹局就在雁北地區開展了改造退化小葉楊的探索性實踐;90年代中期,針對西北地區楊樹天牛危害造成的林分退化,三北局開展了以伐根嫁接為主的更新改造技術的推廣應用。

       

        三北工程退化林修復改造進入全面推進的新階段,則是在黨的十八大以后:

       

        2014年,國家啟動了河北張家口壩上地區退化林改造試點項目。

       

        2015年,啟動了三北工程退化林修復改造試點工作,試點范圍由最初的9省(區)50個試點縣擴大到2018年的10省(區)90個縣,同時啟動沙區灌木林平茬復壯試點。

       

        2019年,國家發改委在中央預算內投資中專門安排退化林修復任務;財政部在林業改革發展投資中安排退化林改造和灌木平茬復壯。退化林修復和改造在工程區全面啟動。

       

        張煒介紹,退化林修復和改造的總原則是:退化林修復項目重點向老化、重度退化的喬木林傾斜,以更新修復為主,對林木稀疏、林中空地較多的可采用全面補造修復。退化林改造項目重點向中度、輕度退化的喬木林和灌木林傾斜,以撫育修復、補造修復和平茬復壯為主。為此,三北局編制、頒布了三北工程退化林修復《技術指南》《管理辦法》《技術規程》等標準體系,創新了更新修復、冠下造林、伐根嫁接、平茬復壯、補造修復等許多行之有效的修復模式,探索出了合同制、報賬制、公示制、技術負責制等許多有效的管理機制,利用修復改造剩余物開發了生物質能源、顆粒飼料等高附加值產品,提高了修復成效。

       

        據了解,張家口市121.57萬畝退化防護林改造工作已完成。全區栽植各類苗木4175萬株,建設圍欄和護林邊溝617萬米,實施種植業結構調整和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退減有效灌溉面積27萬畝,壓減地下水開采量0.6億立方米,圓滿完成了項目建設任務。

       

        截至目前,三北工程退化林已完成修復改造任務398.7萬畝,平茬復壯灌木林89.27萬畝。按照目前每年可修復300萬畝的進度,減少總量、遏制增量、局部減輕的目標完全可以達到。

       

        “開展三北退化林修復改造,鞏固和發展祖國北疆綠色生態屏障,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任務艱巨,使命光榮。”采訪結束時,張煒如是說。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