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云南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花卉產業作為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中的八大重點產業之一,經過30多年的發展,云南已成為世界最重要的花卉產區之一。
云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穆介紹,云南花卉產業基礎厚實,產品結構齊全,已經形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良好態勢,花卉新品種研發和應用規模位居全國前列,花農收入穩步增長。
形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良好態勢
據統計,2018年前三季度云南省花卉種植總面積達158萬畝,較去年同期持平,花卉綜合總產值386億元,同比增長10.4%,花卉種植業產值290.7億元,同比增長9.9%,花卉加工業產值達20億元,同比增長7.5%,花卉服務業產值75.3億元,同比增長12.9%;花卉出口總額1.2億美元,同比增長20.1%。
前三季度,云南省鮮切花總產量達80.5億支,其中,鮮切花外銷量達76.3億支,占鮮切花總產量的94.8%;盆栽觀賞植物種植面積達10萬畝,產量達4億盆,同比增長分別是6.4%和7%。隨著國內花卉消費市場需求快速增長,全省花卉產業呈現出生產規模持續擴張、產業發展信心提振的良好態勢。
新品種研發促使花農收入穩步增長
一直以來,云南以全球化的視野,積極加強與國內外企業、科研機構合作,深入參與全球花卉行業競爭,積極引進國際新品種、新技術和新產品。
云南花卉企業、花農合作社不斷豐富品種結構、改進生產設施、提升種植水平,緊跟產業發展趨勢,加快推行現代花卉種植模式,積極探索全新交易模式,穩定國內市場,開拓國際市場,努力打造世界一流“云花”品牌。
位于玉溪市通海縣的云南云秀花卉有限公司擁有3個自主知識產權玫瑰新品種,“云秀”牌玫瑰鮮切花被評為云南名牌產品。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產業化發展模式,為老百姓帶來諸多實惠。如今,該公司入社成員210戶,農戶種植面積達到780余畝,年產銷玫瑰鮮切花4000余萬支。
截至目前,云南自主研發花卉新品種總數已累計達580個,占全國花卉新品種總數的60%以上,其中,“紅唇”、“金輝”等玫瑰新品種均價超過2元/枝,是市場普通品種售價的2倍;單位面積生產效率明顯提升,以玫瑰切花為例,采用水肥一體化種植畝產量從傳統的5萬支提升到了10萬支,畝產值提高2-3倍,花農畝均收入達3.3萬元,是種植玉米、水稻和馬鈴薯的10倍。
銷售模式更趨多樣化
張穆介紹,云南省花卉產業銷售模式更趨多樣化,形成了傳統批發、拍賣交易為主,電商、微商和直銷為輔的多元化銷售模式。以鮮切花為例,電商銷售和訂單直銷方式已占花卉總銷量的25%,拍賣占10%,傳統批發交易約占40%。
2017年,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和斗南花卉電子交易中心拍賣鮮切花量13.7億支,交易總額12億元,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大花卉拍賣交易中心;斗南花卉批發市場年交易總量65.3億支,交易總額53.6億元,是我國最大的專類花卉批發市場,產品發往全國70個城市和46個國家和地區,斗南在亞洲花卉市場的中心地位已經確立,已成為全國乃至亞洲的鮮切花價格“風向標”和“晴雨表”。與此同時,“云花”產業服務體系日益健全,現代化物流運輸逐漸應用于花卉產業,隨著順豐、京東等國際化物流服務商與大型電商開展花卉冷鏈運輸、恒溫運輸業務,花卉整體品質得到提升。
昆明花易寶科技有限公司通過“互聯網+花卉”,自主研發了“花易寶APP”移動撮合交易平臺,讓花農與花商之間建立起穩定和信任的關系網,保證了雙方利益的互利互惠。目前,注冊花農、合作社超過1100戶,全國注冊購買商超過5000余家,其中批發商占60%,帶動就業500余人,戶均年增收20000元左右。
著力打造專業花展
花卉產業是云南省最具發展優勢的綠色新興產業。今年,云南省提出要“發揮資源優勢,樹牢綠色發展理念,打‘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
云南以打造世界一流“云花”品牌為目標,以舉辦專業展會為切入點,整合優勢資源,強化與終端零售業的合作,實現全產業鏈貫通發展,力爭在2020年將昆明國際花卉展打造成為亞洲規模最大、最具知名度和影響力的花卉展會,不斷增強云南花卉在產業高端領域的影響力,推動“云花”提質增效、飄香世界。
云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穆介紹,云南花卉產業基礎厚實,產品結構齊全,已經形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良好態勢,花卉新品種研發和應用規模位居全國前列,花農收入穩步增長。
形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良好態勢
據統計,2018年前三季度云南省花卉種植總面積達158萬畝,較去年同期持平,花卉綜合總產值386億元,同比增長10.4%,花卉種植業產值290.7億元,同比增長9.9%,花卉加工業產值達20億元,同比增長7.5%,花卉服務業產值75.3億元,同比增長12.9%;花卉出口總額1.2億美元,同比增長20.1%。
前三季度,云南省鮮切花總產量達80.5億支,其中,鮮切花外銷量達76.3億支,占鮮切花總產量的94.8%;盆栽觀賞植物種植面積達10萬畝,產量達4億盆,同比增長分別是6.4%和7%。隨著國內花卉消費市場需求快速增長,全省花卉產業呈現出生產規模持續擴張、產業發展信心提振的良好態勢。
新品種研發促使花農收入穩步增長
一直以來,云南以全球化的視野,積極加強與國內外企業、科研機構合作,深入參與全球花卉行業競爭,積極引進國際新品種、新技術和新產品。
云南花卉企業、花農合作社不斷豐富品種結構、改進生產設施、提升種植水平,緊跟產業發展趨勢,加快推行現代花卉種植模式,積極探索全新交易模式,穩定國內市場,開拓國際市場,努力打造世界一流“云花”品牌。
位于玉溪市通海縣的云南云秀花卉有限公司擁有3個自主知識產權玫瑰新品種,“云秀”牌玫瑰鮮切花被評為云南名牌產品。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產業化發展模式,為老百姓帶來諸多實惠。如今,該公司入社成員210戶,農戶種植面積達到780余畝,年產銷玫瑰鮮切花4000余萬支。
截至目前,云南自主研發花卉新品種總數已累計達580個,占全國花卉新品種總數的60%以上,其中,“紅唇”、“金輝”等玫瑰新品種均價超過2元/枝,是市場普通品種售價的2倍;單位面積生產效率明顯提升,以玫瑰切花為例,采用水肥一體化種植畝產量從傳統的5萬支提升到了10萬支,畝產值提高2-3倍,花農畝均收入達3.3萬元,是種植玉米、水稻和馬鈴薯的10倍。
銷售模式更趨多樣化
張穆介紹,云南省花卉產業銷售模式更趨多樣化,形成了傳統批發、拍賣交易為主,電商、微商和直銷為輔的多元化銷售模式。以鮮切花為例,電商銷售和訂單直銷方式已占花卉總銷量的25%,拍賣占10%,傳統批發交易約占40%。
2017年,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和斗南花卉電子交易中心拍賣鮮切花量13.7億支,交易總額12億元,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大花卉拍賣交易中心;斗南花卉批發市場年交易總量65.3億支,交易總額53.6億元,是我國最大的專類花卉批發市場,產品發往全國70個城市和46個國家和地區,斗南在亞洲花卉市場的中心地位已經確立,已成為全國乃至亞洲的鮮切花價格“風向標”和“晴雨表”。與此同時,“云花”產業服務體系日益健全,現代化物流運輸逐漸應用于花卉產業,隨著順豐、京東等國際化物流服務商與大型電商開展花卉冷鏈運輸、恒溫運輸業務,花卉整體品質得到提升。
昆明花易寶科技有限公司通過“互聯網+花卉”,自主研發了“花易寶APP”移動撮合交易平臺,讓花農與花商之間建立起穩定和信任的關系網,保證了雙方利益的互利互惠。目前,注冊花農、合作社超過1100戶,全國注冊購買商超過5000余家,其中批發商占60%,帶動就業500余人,戶均年增收20000元左右。
著力打造專業花展
花卉產業是云南省最具發展優勢的綠色新興產業。今年,云南省提出要“發揮資源優勢,樹牢綠色發展理念,打‘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
云南以打造世界一流“云花”品牌為目標,以舉辦專業展會為切入點,整合優勢資源,強化與終端零售業的合作,實現全產業鏈貫通發展,力爭在2020年將昆明國際花卉展打造成為亞洲規模最大、最具知名度和影響力的花卉展會,不斷增強云南花卉在產業高端領域的影響力,推動“云花”提質增效、飄香世界。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