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2030年阜城綠地總面積達7045公頃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11-28  來源:阜陽新聞網  
            城市綠線是指依法規劃、建設的城市綠地邊界控制線。任何人、任何單位不得改變綠地用地性質,不得移植、砍伐、侵占和損壞城市綠線內的樹木。

            近期,《阜陽市城市綠線規劃(2017-2030年)》出爐,到2030年,阜城綠地總面積要達7045公頃。

            目前阜城綠地面積達4300公頃

            據市園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阜城建成區130平方公里范圍內,綠地面積已達4300公頃,是建國初期的200多倍。建成區綠地率33%;綠化覆蓋率超過37%,均已經達到或超過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標準。

            對于今后城市綠地,《規劃》提出了目標:到2020 年,城市綠地總面積達5316.8公頃,其中公園綠地面積1476.8公頃,人均公園綠地9.23平方米/人,綠地率33.23%。到2030年,城市綠地總面積達7045(含現狀綠地面積3616.99公頃)公頃,其中公園綠地面積2255公頃,人均公園綠地11.27平方米/人,綠地率35.23%。

            劃定各類公園65個

            《規劃》劃定了11個綜合公園,分別是泉河風景帶、潁河風景帶、三角洲公園、環城公園、金種子生態產業文化園、雙清灣公園、老泉河公園、抱龍橋公園、岳家湖公園、華橋溝公園、蘆橋溝公園。其中,泉河風景帶、潁河風景帶、三角洲公園、環城公園、老泉河公園、蘆橋溝公園需要改造提升。

            劃定了15個社區公園,總面積134.76公頃。其中,青潁公園、文峰公園、梅園為現狀維護。規劃建設城泉路公園(位于城南片區,五里路與何蔭路交口);潤河公園(位于城南潤河路東側);清河社區公園(位于城南片區的清河社區);和平公園(位于城南片區東清河附近,已經建成);經一路社區公園(位于泉北片區經一路北端);紅星公園(位于河東片區紅星溝沿線);潁陽公園(位于河東片區紅星路與潁陽路交口);工業游園(位于河東片區外環路南側);碧翠湖公園(位于河東片區發展大道北端);岱湖公園(位于經開片區岱山湖路北側);中興游園(位于阜合產業園潁二十九路北側);云亭公園(位于城南片區二里廟路西端)。

            劃定了9個專類公園,合計415.35公頃。分別是建設阜陽植物園(位于城南片區,已經開建);工業樂園(經開片區岳湖路與緯五路交口);城市防災公園(阜陽生態園南側);劉锜公園(西城河東岸);老年度假公園(位于河東片區渦陽路與抱龍路交口)。改造提升清河體育公園(位于城南片區淮河路南北兩側)、兒童公園(位于城南新區西南部);古西湖生態公園(古潁州西湖遺址);濟河濕地公園(河東片區南端)。

            劃定了30個帶狀公園,合計713.11公頃。包括七漁河公園、西清河公園、中清河公園、一道河公園、二里井河公園等,均是沿河、沿路建設或改造提升。

            部分公園將這樣改造提升

            A、泉河風景帶

            定位于市級綜合公園。將拓展公園規模,突出公園濱河景觀特色,充分體現水、濕、堤、綠、城五位一體的整體性原則,并結合泉河、堤壩、綠化、城市建筑的整體設計,融現代風景園林和生態建設于一體,使泉河成為一條具有生動水景、豐富綠化、優美建筑空間的城市景觀長廊。

            B、潁河風景帶

            定位于市級綜合公園。將清理被蠶食的公園建設用地進行改造提升。南段為“淮上風情”,位于潁河下游至袁寨——口孜特色游覽區,以種植果樹等經濟林為主,鼓勵游客參與,同時承擔城市東南方向引風林的作用;中段為“潁河風光”,為潁河穿越市區段,沿岸綠化采用孤植、叢植、列植相結合,建成沿河的城市開敞游園;北段為“叢林深處”,采用松樹、蜀檜、柳樹等樹種,與五河口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和三子園相呼應,成為體現阜陽道家文化的風景線。

            C、三角洲公園

            定位于市級綜合公園。以綠色、生態設計,傳承“兩河”文化為原則,將三角洲公園建成具有水鄉特色和生態功能的綜合性公園。

            清理被侵占的公園建設用地,根據新的用地紅線進行整體規劃設計和提升改造,注重體現公園與城市功能的一致性,濱水空間的公共性,景觀風格的統一性,歷史文脈的繼承性和區域特色的鮮明性,結合公園建設恢復“新渡波光”古景點。

            D、環城公園

            定位于老城片區區級綜合公園。規劃建成開敞帶狀游憩公園。已建成的東城河景區和南城河景區結合現狀條件,整體上更新提升。西城河景區根據新的用地紅線進行整體規劃設計,整合沿河零星綠地,圍繞水體的開發,增加景觀的層次和景深,開發劉公祠遺址,打造完整的西城河景觀帶,并結合西城河綠地建設“杏林曉鶯”景點。在西城河沿岸有部分西城墻遺址,規劃整修僅存的古城墻,周圍開辟步行道,形成“古城遺址”新景點。

            E、老泉河公園

            定位于泉北片區區級綜合公園。加強水污染與水環境的治理,改善游覽道路系統,加強植物的改造配置。對現有道路系統進行調整和改造,滿足游覽活動的需求,同時對公園的植物景觀進行改善提升。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