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吉縣首筆生態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發放,上墅鄉龍王村以村集體的4794畝生態公益林損失性補償資金為質押,獲得縣農村商業銀行的83萬元貸款,這也是湖州市最大的一筆生態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
“這筆資金將用于村域林道設施的提升。”龍王村黨總支書記張春華說,村內老東塢區塊的林區道路年久失修,對村民出行造成不便,也增加了毛竹砍伐的成本,村里想要修繕,但因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建設的資金壓力較大,此次縣林業局聯合縣農商行適時推出生態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解了村里的資金難題。
“生態公益林每年都有國家補償。”林業局生態公益林保護中心主任倪憶豐說,目前安吉縣共有省級以上公益林63.2萬畝,損失性補償標準為35元/畝,每年發放的公益林損失性補償資金2211萬元,受益對象涉及1200多個集體、17000多位林農。
在以前,公益林因采伐受限,不能流轉和抵押,補償對象只能拿到補償金。在相關部門看來,生態公益林為縣域帶來了生態效益,也要為林農帶來融資效益。經過林業局和縣農商行的協商,《安吉縣生態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管理辦法(試行)》出爐。村集體或林農只需要提供林權證、近3年已獲得公益林補償金收入賬單或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證明、承諾書等材料,就可在縣農商行以年度公益林補償收入的最高5倍質押獲得貸款,并享受利率優惠。
在林業局給龍王村出具的《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證明》上,記者看到,龍王村村集體公益林補償面積4784畝,上年度補償金額有167790元,通過5倍放大,就獲得了83萬元的貸款。對銀行來說,質押貸款有國家每年的補償做保證,風險比較小;對村集體或林農來說,每年的補償金數額太小,難以集中辦大事,通過貸款就解決了這一問題。
“這個辦法的出臺,也是林業部門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舉措。”倪憶豐說,生態公益林雖然限制性采伐,但具有游憩、涵養水源、森林防護等多種效益。出臺公益林貸款辦法能夠促使村集體或工商資本流轉生態公益林,發展林下休閑、森林康養等產業。
“這筆資金將用于村域林道設施的提升。”龍王村黨總支書記張春華說,村內老東塢區塊的林區道路年久失修,對村民出行造成不便,也增加了毛竹砍伐的成本,村里想要修繕,但因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建設的資金壓力較大,此次縣林業局聯合縣農商行適時推出生態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解了村里的資金難題。
“生態公益林每年都有國家補償。”林業局生態公益林保護中心主任倪憶豐說,目前安吉縣共有省級以上公益林63.2萬畝,損失性補償標準為35元/畝,每年發放的公益林損失性補償資金2211萬元,受益對象涉及1200多個集體、17000多位林農。
在以前,公益林因采伐受限,不能流轉和抵押,補償對象只能拿到補償金。在相關部門看來,生態公益林為縣域帶來了生態效益,也要為林農帶來融資效益。經過林業局和縣農商行的協商,《安吉縣生態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管理辦法(試行)》出爐。村集體或林農只需要提供林權證、近3年已獲得公益林補償金收入賬單或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證明、承諾書等材料,就可在縣農商行以年度公益林補償收入的最高5倍質押獲得貸款,并享受利率優惠。
在林業局給龍王村出具的《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證明》上,記者看到,龍王村村集體公益林補償面積4784畝,上年度補償金額有167790元,通過5倍放大,就獲得了83萬元的貸款。對銀行來說,質押貸款有國家每年的補償做保證,風險比較小;對村集體或林農來說,每年的補償金數額太小,難以集中辦大事,通過貸款就解決了這一問題。
“這個辦法的出臺,也是林業部門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舉措。”倪憶豐說,生態公益林雖然限制性采伐,但具有游憩、涵養水源、森林防護等多種效益。出臺公益林貸款辦法能夠促使村集體或工商資本流轉生態公益林,發展林下休閑、森林康養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