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來到園林綠化網 |
       
      當前位置: 首頁 » 交易平臺 » 資訊 » 正文

      四川:種的是風景賣的是創意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6-12  

      繪圖劉念

      5月28日消息:25元淘來的木樁,經過20年精心培育,竟長成了要價百萬元的稀罕物;平常的紫薇藤條經過一番編織,變成了亭子、熊貓、花瓶,價格立馬成倍增長……在近年來苗木市場不景氣的背景下,作為全國四大花木主產區之一的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的花農卻玩出了“花樣”,用雙手和創意找市場,點亮了產業發展前景。

      二十年培育修剪“木樁子”變身天價盆景

      先鋒村是溫江區著名的川派盆景村,尤其是在三組,全組79戶家家都有盆景園,在地資產就達2億元左右。聽說三組村民文華根的盆景園里有一盆在業界名氣頗高的龍形紫薇,記者決定一探究竟。

      走進文家大院,羅漢松、金彈子、銀杏、紫薇等各種造型不一的大小盆景讓人眼花繚亂。記者看到,這盆遠近聞名的紫薇下盤軀干彎曲延伸確有八分像龍,新長出的紫薇藤條被固定著向上提升,以完全亮出龍身。“你看,這是龍的嘴,這是眼睛……”在文華根的指點下,這盆已長得2人多高的“龍形”紫薇看起來更加惟妙惟肖。“到夏天紫薇花開的時候,飛龍與紅花融為一體,那才叫一個漂亮!”文華根突然提高的語氣里透著興奮。

      說起這盆紫薇的來頭,誰能想到這竟是文華根的父親文云久在20年前從陜西漢中的深山里花25元淘來的木樁。經過年復一年的修剪、造型,最初的構想逐漸實現。“曾經有買家出40萬元要買,我也沒舍得賣。”文云久想著再讓它長幾年,會更漂亮,價格也能上一個臺階。

      別小看文家這個不足30平方米的小院子,在地苗木價值有數百萬之巨。“這幾棵銀杏差不多都有20年樹齡了,枝椏經過年年修剪造型,已經長成一朵朵云片,價格也不是一般銀杏能比的。”文華根告訴記者。

      據了解,先鋒村蟠扎盆景的手藝偶得于上世紀70年代。一傳十、十傳百,逐漸有了規模。由于受大宗市場需求波動的影響小,效益穩定可觀,不少村里走出去的大學生如今也選擇回家學“手藝”。大學畢業的文華根便是父親手把手教出來的,幾年下來,早已獨擋一面。

      紅花紫薇巧裝扮一年賣出5000萬

      這兩年,號稱國內“最高標準”的溫江桂花受到沖擊。“以直徑10公分的桂花為例,5年前行情最高時地頭價可以達到3000元,眼下卻只能賣到300元。”溫江區天星村苗木種植大戶蔣士凡告訴記者。不止桂花,一直以來讓溫江人引以為傲的紅花紫薇,也沒能扭轉其價格頹勢,直徑10公分的紫薇從2000多元一路下跌到了不足千元。

      行情下挫,蔣士凡卻一點不發愁,不僅村里種了10幾畝,還到臨近的都江堰市租種了50畝地。原來,蔣士凡賣的可不是普通的紅花紫薇。記者在其基地看到,數棵紫薇經過一番蟠扎,便成了數米高的花瓶,平身藤條纏繞成各種圖案,看著十分別致。蔣士凡告訴記者,這樣的花瓶他可有3000多個,根據生長年限不同每個價值數萬元不等。此外,蔣士凡還將紫薇蟠扎為寓意吉祥的“福祿壽喜”四個大字,頗受江浙、福建一帶客戶喜愛。

      像蔣士凡這樣的樹藝大戶在溫江不在少數。其中,由大紅花紫薇專業營銷合作社帶動發展的紫薇樹藝事業最值得稱道。2007年,當地300多戶花農在紫薇營銷大戶倪彬帶領下成立合作社,不僅為社員賣產品,更發動大家鉆研樹藝蟠扎技術。如今,位于和盛鎮土橋村的大紅花紫薇專業營銷合作社的園藝場上,不僅有花瓶,還長出了紫薇亭子、紫薇花柱、紫薇中國結……

      新產品一個個被研發出來,訂單也從全國各地紛至沓來。去年,意大利客商親自來考察后,一次就下了600萬元的訂單。2014年,在花木市場不景氣的形勢下,倪彬的紫薇合作社銷售額卻超過5000萬元,幾乎未受影響。

      攜起手來謀發展“欣賞型農業”連成片

      “環道要種上一樣高的紅花紫薇,步道要修進村民園子里……”天星村村委會主任徐立燕向記者興奮地說起馬上要干的大事兒——與鄰村一起連片整村打造一個處處有景觀的紫薇編織公園,吸引人氣發展園林旅游產業。

      為這事兒,村里已經開了好幾次會,村民積極性很高。“大家商量著成立紫薇編藝聯合社,動員村民統一調整種植結構,入股參與開發運營。”蔣士凡說,溫江離成都市區僅20多公里,又守著這么好的園林資源,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就一定能搞起來。

      天星村規劃的藍圖其實已有范本。去年,溫江紫薇博覽園項目就已經開始動工,規劃面積達200畝。據介紹,博覽園將集展示、生產、創意、觀賞、休閑功能于一體。其中,展示區將收集全球所有紫薇品種進行分類展示和特性比較,并與院校、機構等進行科研合作,選育優良品種;生產區則通過展示紫薇不同年齡段的生長情況,形成標準化生產實訓和示范區域;文化創意區則主要分類栽植紫薇藝術花瓶、亭子、燈籠、圓柱、牌坊、藝術字等。

      溫江區農業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守著20萬畝花木資源的溫江已經從“點、線、面”三個方面發力,打造出了鏈接起國色天鄉樂園、園林生態公園、幸福田園等旅游休閑、花木觀光、生態人居功能區的觀光綠道。“紫薇博覽園的建設不單是賞花,而是從現代農業的角度延伸開去,深度拓展創意農業、休閑農業和體驗農業發展空間,著力發展都市欣賞型現代農業。”該負責人表示。

      推薦閱讀:

      日照:深化美麗鄉村創建 栽植苗木20萬棵

      合肥蜀山:上百個品種25萬株苗木搬“新家”

      苗木產業應緊握的四把利器

      云南籌辦2015第二屆泛亞國際觀賞苗木展

      (來源:農民日報)
       
       
      [ 交易平臺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交易平臺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