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來到園林綠化網 |
       
      當前位置: 首頁 » 交易平臺 » 資訊 » 正文

      云南鮮切花行情持續上揚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5-22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陸繼亮  
        今年以來,云南省鮮切花規模不斷壯大,布局日趨合理,優勢更加突出,產品更加豐富,行情穩中有升,花農收入持續增長,全省花卉產銷形勢良好。
        據云南省農業廳花卉產業處統計,今年1-3月,云南鮮切花種植面積達16.9萬畝,同比增長7.6%;鮮切花產量達24.9億枝,同比增長2.3%,其中出口量為1.65億枝,出口額達6597.57萬美元。
        云南與非洲的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和南美的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并稱為世界上最適宜鮮切花種植的三大區域之一。
        2017年,斗南花卉市場交易鮮花79億枝,交易額達65.5億元,僅次于全球最大的花卉植物交易平臺——荷蘭皇家花荷拍賣市場,成為全球最重要的鮮切花產銷地。
        具體來看,今年云南鮮切花產業呈現不少新亮點。
        首先,鮮切花產業布局日趨合理,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鮮切花生產逐漸從昆明、玉溪等滇中適宜區向紅河、楚雄、曲靖等地區拓展。玫瑰、康乃馨、百合、非洲菊等拳頭優勢品種市場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種植面積領先全國,洋桔梗、繡球、彩色馬蹄蓮、大花蕙蘭等新優切花產品也受到消費者矚目,發展勢頭強勁。
        其次,生態高效生產呈擴大之勢。越來越多的企業和花農開始探索生態高效生產新模式,按照“零排放”的原則,不斷增加投資,逐步改進原有生產基地設施設備,充分利用水肥一體化、智能化和數據化等現代農業技術組織生產,實行無土栽培,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效益。
        目前,采用生態高效種植模式的鮮切花生產達6000畝,涉及玫瑰、康乃馨和洋桔梗主要切花品種,單位面積產出效率明顯提高。以玫瑰為例,每平方米玫瑰切花年產量達200-250枝,是全省平均水平的兩倍以上。
        同時,隨著花卉電商的興起,大眾消費勢頭更猛。云南鮮切花交易方式主要有傳統交易、拍賣、電商和直銷,目前云南有近千家電商企業和淘寶店,其中入駐云南的大型電商有20家左右,電商銷售量占全省鮮切花銷售總量的1/3左右,電商已成為繼傳統交易和拍賣之后的主要銷售方式。
        電商的興起和發展,有力地拓展了“云花”終端市場,培育了新的消費群體,對調整花卉供給側結構、穩定全年鮮切花市場行情、推動云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互聯網+花卉”發展進程,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今年鮮切花產業的亮點還在行情中有所體現,穩中有增為其主要表現。云南鮮切花生產商調控能力增強,生產盲目性減少,優質花比例明顯提升,鮮切花量增價穩。
        今年一季度,主要切花均價在每枝4.24元,較去年一季度上漲3.69%。傳統四大切花均有不同程度上漲。玫瑰均價為每枝2.08元,較去年同期上漲51.22%;康乃馨均價為每枝0.8元,同比上漲6.05%;百合均價為每枝4.98元,同比上漲20.68%;非洲菊均價為每枝0.72元,同比上漲81.63%。
         “金輝”“紅唇”等自主研發新品種和“蝴蝶”“果汁泡泡”等引進的玫瑰新品種行情居高不下,最高均價達到每枝3-6元,已同厄瓜多爾等國的進口產品相媲美。
        此外,今年的鮮切花消費特點也十分突出。一是新優品種備受矚目。實用性強、花色豐富、投入小的切果、切葉,以及芍藥、向日葵等種類關注度升高,后勢走強。二是節日和特定日期消費火熱,春節、情人節、婦女節、清明節等節日性消費量價齊增,節日后“慣性行情”持續時間拉長,從而穩定了一季度鮮花行情。三是好花好價的規律依舊突出,優質花的價格年均增幅達30%以上。
       
       
      [ 交易平臺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交易平臺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