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北省明確提出“大力實施旅游產業化戰略”,省第九次黨代會提出“圍繞建設旅游強省,全力推進全域旅游和產業融合發展”。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發展全域旅游為方向,以融合發展為手段,河北力推由“景點游”向“全域游”的轉變,取得了明顯成效。
今年上半年,河北省旅游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共接待游客2.41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372.6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23%和29.84%。其中,上半年接待過夜國內游客12577.77萬人次,占全省國內游客總量的52.37%,過夜游游客已占了大半,全域旅游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拉動作用愈發明顯。
全域統籌搭平臺
進入暑期以來,河北易縣戀鄉太行水鎮所在的安格莊村黨支部書記趙銀奇忙得不可開交。他說,“前幾年,游客來易縣大多是奔清西陵,全省旅發大會召開后,很多游客在游完清西陵后選擇到太行水鎮和易水湖,現在接待的游客比原來多多了。”
戀鄉太行水鎮位于京西百渡休閑度假區,安格莊村80%以上的村民在這里從事旅游相關的工作。這是河北以首屆全省旅游發展大會為契機,推動全域旅游大發展的新成果。
2016年年初,首屆河北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將承辦地選在保定市的淶水、易縣、來源三縣。從接過大會會旗,到9月份大會召開,河北省、保定市從全域視角著眼,打破行政規劃界限,全域統籌,從西南向東北,將三縣6646平方公里的土地“打包”聯動,全力推進全域旅游。短短幾個月時間,便用少量的資金撬動了社會資本300多億元,打造出一個擁有206公里風景大道,串起淶水、易縣、淶源三個縣的京西百渡休閑度假區。它的亮相,給河北旅游產業帶來了革命性變化。
京西百渡休閑度假區不但涵蓋了原有的景區景點,還涵蓋了鄉村游、山地游、購物游、自駕游、研學游等10種新業態、87個新項目,以新業態引領全產業鏈有效供給。上百個景區景點、64個旅游專業村、幾百個農家院落與涉及旅游產業的數萬人,搭起了全域旅游的“大舞臺”。
景美了,路好了,玩的空間大了,游客自然就多了。“景點游”變“全域游”,帶動了當地9.4萬人就業,3.2萬人實現脫貧摘帽……京西百渡休閑度假區成為河北省全域旅游發展的樣板。
按照全域旅游發展理念和方向,河北省建立旅發大會平臺機制,今年全省11個市都要召開市級旅發大會,以務實舉措全力推動全域旅游發展。
今年6月初,首屆邯鄲市旅發大會在涉縣召開。借此東風,涉縣投資110億元打造了42個旅游新業態項目,籌備了28項系列活動,將發展全域旅游與縣城建設及美麗鄉村、文化、生態環境建設等結合起來,在原有旅游業態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旱作梯田游、康體養生游、生態濕地游等新興旅游業態,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取得可喜進展,形成了旅游內涵豐富,吃、住、行、游、購、娛要素完善的全域旅游格局。
交通串聯大景區
7月初,石家莊的崔晉女士和女兒自駕到京西百渡休閑度假區“溜”了一圈。回來后大呼“過癮”:“路好走了,想去哪兒就去哪。”
據推算,目前,河北省自駕游游客已占到全省接待游客總人數的60%以上,人均消費明顯高于其他游客,并呈現多樣化需求態勢。讓游客“進得來、散得開、出得去”,全域旅游,交通先行,已經箭在弦上。
去年底,河北省副省長王曉東在全省“全域旅游推進會”上指出:發展全域旅游就是將全域作為一個大景區來打造,所有的建設都圍繞旅游來布局,實現“全域統籌、全域布局……”
《河北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河北省將實現“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高速、市市有機場、市市通道連港口”;加快“村村通”公路升級改造步伐……這一規劃,與提出到2020年將實現全省5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通高速公路,4A級旅游景區、省級旅游度假區、特色小鎮實現二級及以上公路通達,徹底解決景區“最后一公里”問題的《河北省旅游公共服務體系規劃》高度契合。
據悉,河北省旅游委已與省交通運輸廳簽署了旅游交通戰略合作協議,聯合制定《2017-2019年全省旅游交通推進提升方案》,篩選確定210個旅游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重點建設項目,納入全省旅游投融資大會推出的重點旅游投融資項目庫。
旅游投資帶動性大,拉動社會資本投入更強,已成為旅游界共識。
近幾年,河北旅游投融資政策利好不斷。河北省委、省政府及相關部門在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拓寬涉旅企業融資渠道、支持旅游業發展用地、PPP項目資金獎補、資產證券化獎勵、創新旅游扶貧機制等多個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政策措施,為各類社會資本投資河北旅游產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今年3月30日,河北省旅游投融資大會在石家莊召開,大會發布重點招商項目達400多個,總投資規模超萬億元,其中,現場簽約項目共37個,總投資2194億元。國內200家重點旅游投資商、開發商、運營商、服務商及相關金融機構負責人到會。
2016年,河北省以10億元資金撬動了社會資本300億元,在北京西南成功打造了京西百渡休閑度假區。據悉,2016年河北旅游項目年度投資規模實現跨越式增長,全年實際完成投資588.27億元,同比增長44.34%。旅游投資項目結構不斷優化,大項目引領大發展的特征更加明顯,10億元以上項目占總投資額83.28%。旅游項目投資主體更加多元,其中社會資本投資占總投資額比例達到59.85%,已占據主導地位。
今年3月,河北省旅游投融資大會上首次發布《河北省旅游投融資白皮書》。白皮書顯示,2016年,文化旅游、鄉村旅游、生態旅游成為資本熱捧對象。這三個業態項目的投資總量為971個,占全部項目的68.71%,實際完成投資385.4億元,占投資總額的65.41%。扶貧富民顯成效“交通改善了,來這里的游客越來越多。暑期每天就能接到不少游客的訂房電話。”沽源縣閃電湖河旁的農家樂老板楊伍鳳興奮地說。
地處壩上草原的沽源縣,是國家級貧困縣,這里夏季平均氣溫17.9攝氏度,還坐擁“燕趙最美濕地”“塞北林海”“三河之源”、梳妝樓元墓群遺址等“旅游名片”。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按照全域旅游發展理念,沽源縣建設了通往閃電河景點的平黑線旅游公路和通往冰山梁景區的冰山梁旅游公路,以旅游加快貧困人口的脫貧步伐。
沽源縣的實踐,是河北加快推進鄉村旅游和旅游扶貧的一個縮影。這幾年,河北省大力實施旅游扶貧工程,制定出臺了《關于創新鄉村旅游扶貧機制的實施意見》,培育建設了一批支撐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產業項目,探索出景區帶動、項目帶動、資產收益帶動等旅游扶貧新模式,形成了民宿餐飲、就地打工、旅游產品加工、資產入股等多種旅游富民新途徑。
2017年,河北省鄉村旅游協會組建成立,省級旅游發展專項資金增加到4000萬元,重點支持550個以上建檔立卡貧困村發展鄉村旅游。目前,全省共有1650多個村莊發展鄉村旅游,鄉村旅游經營戶超過4.5萬個,從業者達到36萬人。
2016年,全省鄉村旅游接待游客達7000萬人次,綜合收入達150億元,帶動20余萬貧困人口就業,促進8萬多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
河北省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那書晨說,“十三五”期間,河北省將全面推廣、牢固樹立全域旅游發展新理念,在旅游資源富集、發展基礎較好的區域,以旅游業為優勢產業,對區域內旅游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等進行整體規劃布局、系統優化提升,從而實現旅游業全區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發展,讓旅游業在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中更好地發揮帶動和促進作用。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919

